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东西,是在小姑结婚那会儿。那阵子家里像炸开了锅,鸡飞狗跳。原因?就是 择日 。小姑跟姑父俩都是现代人,觉着爱了定了,领证办酒,找个大家都有空的周末就得了呗。结果这念头刚露个尖儿,就被奶奶的眼神给钉住了。奶奶不说话,就回屋,小心翼翼地从一个上了锁的小木盒子里掏出那么一张纸,没错,跟 图片 似的,边缘都磨秃了。她戴上老花镜,指着上面的字儿,一字一句地念:“…子午卯酉 不相当 ,寅申巳亥 泪两行 …辰戌丑未 哭断肠 …这个属龙的,配那个属虎的,啧,龙虎相争, 大不吉 啊…”
听得我们一愣一愣的。奶奶念的,就是那些 口诀 。那些关于生肖 相冲相合 、关于 大利月 小利月 、关于 避开 回头贡 、 四离四绝 等等 煞气日子 的 口诀 。她手里那张纸,就是她妈,也就是我太奶奶传下来的。上面不仅仅是 口诀 ,还有一些简单的表格,像是记录着不同属相 男女 合婚 的 吉凶宜忌 。那哪里是 图片 ,分明是一份带着 历史 温度的 图谱 ,一份关于如何规避 婚姻 风险 的民间 经验总结 。
奶奶的 口诀 里,不仅仅是日子,还有 合婚 的讲究。什么叫 “男金女金 好良缘 , 男木女木 两相全 , 男水女水 命能长 , 男火女火 乐安然 , 男土女土 *不犯难 *”——这是讲 纳音五行 的 相合 。接着话锋一转:“ 男金女火 *不相当 *, 男金遇火 *自消亡 *… 男水女土 *最不容 *, 男土女水 *定然凶 *…”听着就让人心惊肉跳的。姑父当时属相跟小姑在 口诀 里是“ 相害 ”的,奶奶为此愁得好几天没睡好。在她看来,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,这是关乎一辈子 福祸**的事儿。

那张 口诀图片 ,或者说那份手写稿,它代表的,不仅仅是 择日 和 合婚 的技术细节。它更是 传统 文化 在 婚姻 大事 上的体现,一种对 未来 的 不确定性 的 规避 ,一种对 美好 生活的 朴素 愿望 的 寄托 。它里面藏着的是长辈们走过的路、听过的故事、见过的 悲欢离合 ,然后总结出来的所谓的“ 规律 ”。你说它是 迷信 吗?也许吧。但在那个年代,在很多人心里,这就是 真理 ,是 保驾护航 的 法宝 。
为了让奶奶安心,小姑和姑父还是请了一个所谓的“ 高人 ”来看。那个 高人 手里也有类似的 图片 ,不过看起来更专业一些,是印出来的,还有一些 生肖 图示 ,更像我们今天理解的“ 图片 ”了。但核心内容,还是那些 口诀 。他对着小姑和姑父的 八字 、 生肖 ,对照着 口诀 和图表,煞有介事地一顿分析。说实话,我们年轻人听着有点像 天书 ,但看他那架势,还有奶奶和姑妈们那 紧张 又 期待 的眼神,你不得不承认,这种仪式感,在 婚姻 大事 里,有时候比科学解释更有力量。
那个 高人 掰扯了半天,什么 犯桃花 啊, 带寡宿 啊, 冲太岁 啊,听得人心惊肉跳。然后又开始 择日 。 择日 的 口诀 又是一套:“… 正七迎鸡兔 , 二八虎和猴 , 三九蛇与猪 , 四十龙狗牛羊有 …”据说这是 大利月 的 口诀 ,按照新娘新郎的 生肖 来定一年中哪几个月结婚最好。然后再从 大利月 里选日子,还要 避开 那些 冲 新人 生肖 和 八字 的 日子 。整个过程,繁琐得让人头大。但每念出一句 吉利 的 口诀 ,奶奶的脸上就多一丝 笑容 ;每 避开 一个 不吉 的日子,她就松一口气。那张 图片 ,那份 口诀 ,此刻仿佛就是 定海神针 。
其实回过头来看,这些 口诀 ,这些 图片 ,它不仅仅是用来 择日 合婚 的。它更像是一种 文化 符号 ,一种 家族 传承 的 载体 。它里面蕴含的,是对 婚姻 稳定 的 渴望 ,对 子孙 兴旺 的 期盼 ,以及在面对 不可知 的 命运 时,寻求一种 掌控感 和 安全感 的方式。你说它 有没有用 ?从科学角度看, 八字 和 日子 跟 婚姻幸福 没必然关系 。但从心理角度看,从 文化 角度看,它提供的 心理安慰 、它连接的 家族情感 、它承载的 传统 仪式 ,这些价值, 无法量化 ,但 真实存在 。
我有个朋友,她结婚时父母就特别信这些。非要拿双方的 八字 去给师傅看 合婚 。师傅说他俩 八字 “ 犯冲 ”,不是特别 合 ,得 化解 ,而且 择日 也得特别 讲究 。当时她特别 委屈 ,觉得这不就是 迷信 吗? 婚姻 好不好 ,难道不是看两个人怎么经营吗?但拗不过父母,最后还是按照师傅的意思,请了个 风水 摆件 放家里, 择日 也选了个师傅挑的 吉日 。她说,虽然心里不完全信,但看到父母因为这些变得 安心 ,她也就觉得 值了 。你看,有时候这些 口诀图片 承载的,更多的是 父母 对 子女 的 爱 和 担忧 啊。
现在这些手写的 口诀图片 越来越少了,大部分都被印刷品取代,甚至被手机APP里的 黄历 和 运势分析 所取代。但那种 老物件 里透出的 厚重感 和 神秘感 ,是任何电子产品都无法比拟的。它们不仅仅是记录 口诀 的载体,它们本身就是故事,是 历史 的切片,是 传统 在 现代 社会留下的 印记 。
每当我在网上看到有人分享类似的 男女合婚择日口诀图片 ,无论是扫描版还是照片,总会想起奶奶那张泛黄的纸,想起她念 口诀 时专注又有点 忧虑 的眼神。那些 口诀 ,那些 日子 ,那些关于 婚姻 吉凶 的 判断 ,它们像是一张无形的大网,笼罩在每一个准备迈入 婚姻 殿堂 的人心头。信也好,不信也罢,它们都在那里,提醒着我们, 婚姻 大事 ,非同儿戏,承载着太多人的 期许 和 敬畏 。而那张 图片 ,那份 口诀 ,或许就是这种 期许 和 敬畏 最直接、最 有形 的 载体 吧。它是一份 嘱托 ,一份 祝福 ,一份对 未来 美好 愿景 的 投射 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