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漳州这块地方,特别是关于年轻人谈婚论嫁的事儿,那些“收费”啊、“规矩”啊,可真是一言难尽。我一个土生土长的漳州老头子(或者说,是个对这些门儿清的中年人吧),看惯了身边亲戚朋友为了孩子结婚,前前后后花的那些心血和钞票,心里头是五味杂陈。今天,我就来跟大家掰扯掰扯这 漳州男女合婚收费情况 ,从婚介到礼金,再到那些老掉牙又不得不守的习俗,咱们都摊开来说说。
首先,咱们聊聊最开始那一步——找对象。现在这年头,光靠亲戚朋友介绍,那效率是真有点低。所以,不少年轻人,特别是那些工作忙、社交圈子小的,会把目光投向 婚介机构 。你问我这婚介收费高不高?我的答案是:看你找谁,也看你怎么找。
漳州的婚介市场,其实挺两极分化的。有的就是街边小店,可能就是个阿姨,手上攒了一堆周边村镇、老街坊的适龄青年信息,她收费呢,往往不高,象征性的几百块钱,甚至不少是介绍成了才意思意思给个红包。这种啊,其实更像是个“牵线搭桥”的角色,带点人情味儿。但你要是真奔着那种“高端定制”、“精准匹配”去的,比如漳州一些写字楼里的“白领婚介”,或者那种号称能帮你“大数据筛选”的连锁品牌,那费用可就蹭蹭上去了。我听我侄子说,他有个同事,为了找个学历相当、家庭条件也匹配的对象,在一家挺有名的婚介所交了 几千块的会员费 ,说是能提供“一对一服务”、“情感咨询”什么的。但这钱啊,可不是包成功的。成了,人家是功德无量;不成,那钱也是打了水漂。

更要命的是,有些婚介,它这收费还是分男女的。我不是空穴来风啊,我听过不止一次,婚介对男方的收费会比女方高一截。理由嘛,通常都是说“男方找对象更难”、“女方资源更稀缺”之类的。这话听着有点别扭,但现实就是这样残酷。男方如果想在婚介那里得到更多推荐、更优质的资源,可能就要付出更高的代价。所以,如果你是漳州的男孩子,想通过婚介找对象,心里得有个数,这 婚介费用 恐怕不会太轻松。而女方呢,可能就相对“占便宜”一点,但谁又说得准,这里头有没有隐形的门槛或筛选呢?总之,这一块,真的考验你眼力劲儿和运气。
接下来,就是重头戏了—— 礼金 ,也就是我们说的“聘金”或者“下聘”。这玩意儿,简直是漳州婚嫁的“晴雨表”,也是不少家庭幸福指数的“试金石”。以前啊,我们老一辈人结婚,礼金就是个意思,表示男方对女方的重视和诚意。可现在呢?这数字就像是坐了火箭,一路往上涨。
在漳州,特别是周边县市,比如龙海、漳浦、南靖、平和这些地方, 礼金的行情 真的是一个比一个高。普遍来说,现在漳州农村地区,动辄 十几万到几十万的礼金 ,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。我有个老邻居,他家儿子去年结婚,女方是隔壁村的,开口就要了 28万8 的礼金,寓意“发发发”。这还不算完,这礼金里头,有一部分是要“回礼”给男方的,但回多少,也是有讲究的。有的女方家会回个零头,比如8万8或者10万8,剩下的就是作为女儿的“私房钱”或者“添妆”。但也有的,回得很少,甚至不回,直接就揣兜里了。这就很考验两家人的沟通和默契了。
城区里,情况可能会稍微好一点点,但也是“半斤八两”。我同事的女儿去年嫁到漳州芗城区一个家庭,礼金是 18万 。他跟我吐槽说,这还算是“通情达理”的了,他之前也听说过有女方要 30万甚至50万 的。天呐,我听着都替现在的男孩子捏把汗。这钱从哪儿来?很多家庭都是东拼西凑,甚至贷款,只为了让孩子能顺利把媳妇娶进门。这礼金啊,成了横在爱情面前的一座大山,让很多原本相爱的年轻人,因为这个数字望而却步,甚至不得不分手。
我知道,肯定有人会说,这是风俗,这是传统。可传统是不是就不能变?我觉得, 礼金高企 这个问题,真的需要咱们漳州人好好思考一下。它究竟是在维系感情,还是在制造负担?它究竟是在表达诚意,还是在衡量价值?说实话,我更倾向于后者。它让婚姻的起点,就充满了铜臭味儿,而不是纯粹的爱情和祝福。
除了礼金,还有一些 地方习俗 带来的“隐形”收费,也让人头疼。比如, 金器首饰 。结婚前,男方要给女方买“三金”或“五金”,也就是金戒指、金项链、金耳环,再加上金手镯、金吊坠什么的。这些金器,价格跟着金价走,动不动就是好几万。这可是硬性要求,没得商量。再比如, 婚宴 。漳州人讲究排场,婚宴办得好不好,直接关系到两家人的面子。市区里,稍微上点档次的酒店,一桌酒席没个三四千块钱下不来。农村里虽然便宜些,但席面要摆得足,亲戚朋友四面八方赶来,吃住都要安排妥当。一场婚宴下来,十几桌到几十桌不等, 十几万的开销 那是轻轻松松。这钱,通常是男方出大头,女方会出一些“压桌钱”或者回礼的一部分。还有, 婚房和车子 。虽然不是直接的“收费”,但这是现在结婚的“标配”。男方没个婚房,或者至少有个房子的首付,想在漳州娶媳妇,那是难上加难。车子呢,也成了“面子工程”的一部分,哪怕不是豪车,也得有辆代步的。这些加起来,动辄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投入。你说,这对于刚出社会的年轻人来说,压力得有多大?
我见过太多为了这些“规矩”和“收费”,父母掏空积蓄,甚至借债的。我看着心疼啊。年轻人呢,嘴上说不讲究,可真到了谈婚论嫁那一步,往往又拗不过家里的长辈,拗不过周遭的眼光。好像你不按照这个“高标准”来,就是对女方不够重视,就是没面子,就得被人说三道四。
其实啊,很多时候,这些 收费高企的现象 ,都跟攀比心理脱不了干系。你家儿子结婚花了多少钱,我家就不能比你少;隔壁村嫁女儿收了多少礼金,我家也得差不多。这种无形的压力,一步步把结婚的成本推向了高潮。可我们是不是忘了,婚姻的本质是什么?是两个人相爱,是两个家庭结合,是为了以后的日子能过得幸福,而不是在婚礼那天,为了那些虚高的数字,把未来的幸福都透支掉。
当然,我也不是说漳州就没有“清流”。也有一些家庭,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,他们更注重感情的纯粹,对物质上的要求相对理性。他们可能会选择旅行结婚,或者只办一场小型温馨的婚宴,礼金也只是个象征性的数字。我由衷地佩服这些年轻人,他们有勇气打破传统的桎梏,活出自己的样子。可这种毕竟是少数,大部分人,还是深陷在这个 漳州男女合婚的“收费漩涡” 之中,难以自拔。
作为过来人,我真是想说一句:孩子们,结婚是人生大事,但别让这些高额的 婚介费用、天价礼金 和那些华而不实的 地方习俗 ,压垮了你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家长们呢,也多体谅体谅孩子,别把面子看得比孩子的幸福还重。日子是自己过的,不是给别人看的。也许,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些所谓的“规矩”,让婚姻回归它最美好的样子,让爱情不再被金钱所绑架。毕竟,真正的幸福,是用钱买不来的,不是吗?这漳州的天,是蓝的;漳州的海,是美的;希望漳州的婚事,也能多一些纯粹,少一些负担。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