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秘男女配宫合婚法可信吗?老祖宗的婚恋密码还是迷信?

打我记事儿起,我那个信奉“老理儿”的二姨,就总神神叨叨地念叨着“配宫”、“合婚”这些词。谁家孩子谈恋爱了,她准得第一时间要来生辰八字,然后扒拉着一本都快翻烂了的黄历,嘴里念念有词,什么“东四命配东四命,西四命配西四命”,什么“生气延年是上等婚,五鬼绝命可千万碰不得”。

那会儿小,觉得特玄乎,仿佛这几个字就给一对活生生的人的未来盖了章,要么是“天作之合”,要么是“孽缘深重”。

长大了,自己也谈恋爱了,身边朋友结婚的、离婚的,见得多了,再回过头来看这个 男女配宫合婚法 ,心里就一个大大的问号:这玩意儿, 可信吗

揭秘男女配宫合婚法可信吗?老祖宗的婚恋密码还是迷信?

说白了,这套理论的核心,就是把人按照出生年份的八卦方位分成两大阵营: 东四命 西四命 。然后就像小孩子玩配对游戏一样,东四的找东四的,西四的找西四的,这就叫“般配”。要是东四的愣是跟西四的看对了眼,那在“大师”眼里,就是大凶,是“磁场不合”,轻则吵闹,重则……你懂的。

听着是不是特简单粗暴?

我跟你说个真事儿。我一发小,和她老公,当初就被算命的批了个“绝命”婚。俩家人那叫一个愁云惨淡,差点就棒打鸳鸯了。结果呢?人家俩人顶着压力结了婚,现在孩子都上小学了,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,朋友圈里晒的都是旅游美食,老公给她剥的虾。你说,这“绝命”绝在哪儿了?

反倒是我二姨给“认证”过的一对“延年”上等婚,我表哥他们家。结婚前那叫一个“天造地设”,婚后呢?三天一小吵,五天一大吵,吵钱,吵孩子,吵谁家亲戚多拿了两个鸡蛋。俩人坐在一个屋里,比陌生人还尴尬。最后还是离了。

所以你看,这 男女配宫合婚法 ,它的问题出在哪儿?

它完全忽略了人是活的,是会变的,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复杂动物。它把婚姻简化成了一道非黑即白的数学题,一个萝卜一个坑,却忘了萝卜有脆有糠,坑有深有浅,更忘了两个人在一起,是化学反应,不是物理拼接。

这套东西,诞生在那个车马很慢、书信很远的年代。那时候的婚姻,更多的是一种“合作经营”,是两个家族资源的整合。男人要能干活养家,女人要能生养持家。大家关注的是“功能性”,是“稳定性”。所以,用一套固定的、看起来有章可循的“算法”来筛选伴侣,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,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,有它的合理性。它提供了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操作上的便捷性。

但现在都什么年代了?

我们追求的是爱情,是精神共鸣,是灵魂伴侣。我们在乎的是,深夜里我想找人聊聊宇宙和哲学,他会不会觉得我“有病”;我因为工作压力大哭鼻子的时候,他给的是一个拥抱还是一句“多大点事儿”。

这些东西,是冷冰冰的“东四命”、“西四命”能告诉你的吗?

一个人的性格、三观、受过的教育、家庭背景、消费习惯、乃至生活里那些鸡毛蒜皮的小癖好,比如牙膏是从中间挤还是末尾挤,这些才是真正决定两个人能不能长久走下去的“命理”。

我不是说要全盘否定老祖宗的东西。它作为一种民俗文化,一种古代人对未知世界的朴素探索,值得研究和尊重。它更像一个“婚前心理暗示”。

你想想,如果算出来是上等婚,是不是两个人心里都会有个积极的预期?“我们是天生一对哦”,遇到点小摩擦,可能就想着“没事,我们命里合,能过去”。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建设。

反之,如果被判了“下下婚”,那可就麻烦了。心里埋了根刺,一吵架就容易想:“果然,我们八字不合,算命的真准!”你看,这不就成了“自我实现的预言”了么?很多时候,不是命理决定了你们的结局,而是你对命理的“信”,决定了你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,从而影响了结局。

所以,要问我 男女配宫合婚法可信吗

我的答案是:信它的“参考价值”,别信它的“决定价值”。

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趣味测试,一笑置之。但千万别让它成为你选择爱人的金科玉律,更别让它成为你们感情出现问题时,那个现成的、不用负责任的“替罪羊”。

真正的“合婚”,不在天上,不在命盘里,就在你们的日常里。

三观合 。你觉得世界那么大要去看看,他觉得守着一亩三分地最心安,这日子就难了。

消费观合 。你觉得几百块的口红是悦己,他觉得是败家;他觉得几千块的游戏皮肤是精神食粮,你觉得是浪费。这钱,就没法花到一块儿去。

沟通模式合 。遇到问题,你们是习惯坐下来谈,还是冷战到底,还是互相咆哮?能“好好说话”,比什么“延年”“生气”都管用一万倍。

更是 对未来的规划合 。一个想在一线城市拼命卷,一个想回老家小城躺平,这根本就是两条无法交汇的平行线。

两个人,从陌生到熟悉,从激情到平淡,要磨合的东西太多了。这个过程,需要的是耐心、是智慧、是包容、是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,而不是一本黄历,一个卦象。

把幸福的希望,寄托在一套不知其所以然的古老算法上,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,也是对你身边那个活生生的、有血有肉的爱人的不尊重。

所以,别再纠结你俩是“东四”还是“西四”了。多花点时间去了解对方,去沟通,去旅行,去吵一架再和好。看看你们在处理现实生活一地鸡毛时的默契程度,那才是最准的“合婚大法”。

毕竟,日子是过出来的,不是算出来的。你的幸福,得由你亲自去定义,去创造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