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秘农村男女合婚八字的写法,老一辈的讲究可不兴忘!

说起这 农村男女合婚八字的写法 ,嘿,这可不是现在小年轻手机上按几下APP算着玩儿那么简单。这玩意儿,搁在几十年前的乡下,那是一等一的大事,比彩礼谈多少钱都来得郑重。我小时候就蹲在门槛上,看村里懂行的三爷公给邻家大我几岁的哥哥写庚帖,那场面,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空气里都飘着一股子肃穆的墨香味儿。

那不是一张普通的纸,必须是红纸,大红色的,讲究点的还得带点暗纹。裁得四四方方,折成几叠。写之前,三爷公得先洗手,净面,跟要干一件顶顶神圣的事儿似的。他铺开那张红纸,旁边磨好的墨,不是现在那种墨汁,是自己拿墨块在砚台里一点点加水磨出来的,浓稠得像化开的黑巧克力。

动笔之前,他嘴里会念念有词,念叨啥咱也听不清,大概就是请各路神仙保佑这段姻缘顺顺当当吧。然后,毛笔一蘸,那手稳得哟,跟焊在桌子上一样。

揭秘农村男女合婚八字的写法,老一辈的讲究可不兴忘!

农村男女合婚八字的写法 ,核心就俩词: 乾造 坤造

乾为天,指男的;坤为地,指女的。一张庚帖,通常是男方先写好,请媒人送到女方家去。所以,先写的就是“ 乾造 ”。这两个字要写在红纸的最右边,顶格写,字要写得开阔、有力道,像个爷们儿。

紧接着“乾造”两个字下面,就是正主儿—— 生辰八字 。这八个字,那才是通篇的灵魂。哪八个字?就是一个人出生的年、月、日、时,用天干地支给它标出来。比如,哪年生的,甲子年?乙丑年?就写“甲子年”;然后是月份,比如“丙寅月”;再是日子,“丁卯日”;最后是时辰,“戊辰时”。

这年月日时,合起来就是八个字:甲子、丙寅、丁卯、戊辰。这八个字,得竖着从上往下写,一列写完。字体不能潦草,必须是工工整整的楷书。三爷公那时候就说,这字啊,也代表着一家人的脸面,字写得周正,说明这家人办事牢靠,是个正经人家。

光写个八字还不够。在八个字的旁边,通常还会用小一号的字,写上这个男娃的排行,比如“排行第几”、“家中长子”之类的。为啥?这关系到他以后在家里是不是当家的,责任大不大,女方嫁过去心里得有个谱。

你以为这就完了?早着呢。

最关键的一步,也是现在很多人都忽略的,就是在八字和排行下面,要写上“ 三代清白 ”。这四个字,分量千斤重!啥意思?就是往上数三代,祖父、曾祖,家里都是本本分分的庄稼人或者手艺人,没出过什么作奸犯科的,也没有什么遗传的恶疾。这在过去,比你有几亩地、几间房都重要。这代表着家风,代表着根正。女方家里一看这四个字,心里的大石头先落下一半。

男方的庚帖写完了,接下来就是女方的。女方家收到男方的庚帖,如果觉得八字、家境都还不错,就会请人把自家姑娘的八字也写一份,叫“回帖”。

女方的写法,格式大同小异,但有几个关键区别。

首先,开头得是“ 坤造 ”。同样是顶格写,但字呢,讲究写得娟秀一些,含蓄一些,不能写得跟男方一样张牙舞爪。

然后就是女方的 生辰八字 ,也是从年到时,八个字一列竖着写下来。时辰尤其重要,老话说“女怕午时生,男怕子时辰”,这里头的道道儿就多了去了。写的时候,时辰不能错,错了那可就全盘皆乱。

女方这边,除了写排行,比如“家中长女”或“小女”,有时候还会写上一些寓意好的词,比如“蒲柳之姿,待字闺中”之类的谦辞,显得有教养。

当然,“ 三代清白 ”也同样是必不可少的。

当两份写着 乾造 坤造 的庚帖放在一起,这事儿才算进入了实质性的“合”的阶段。村里的先生或者算命的,就会把这两组八个字摆在一起,开始进行复杂的推算。

他们看什么呢?看的东西可玄乎了。

首先看 年命纳音 ,比如一个是“金”,一个是“木”,金克木,那就不太好。最好是相生的,比如金生水,水生木,这就叫“旺”,是好兆头。

再看 生肖 。什么龙虎斗啊,鸡犬不宁啊,这些生肖相冲、相刑、相害的,一般都会被直接pass掉。反过来,像什么六合(比如鼠牛合、虎猪合),三合(比如猴鼠龙),那就是天作之合,大家听了都高兴。

然后就是更复杂的 日柱天干地支 的匹配了。看日主是阴是阳,是强是弱,看两个人的五行是不是互补。比如男方八字里火旺,脾气爆,那就得找个水旺的姑娘来“润”一下,这日子才能过得长久。要是俩火爆脾气凑一块儿,那不就成了火药桶,天天叮当乱响?

整个过程,充满了仪式感。两张红纸,八字对八字,就像是两个家族的灵魂在对话。合得上,皆大欢喜,媒人脸上都有光,可以准备下一步的“小定”了。要是合不上,先生会很委婉地说“八字稍有不合,恐有冲撞”,那这事儿也就黄了,谁也不会再提。女方会把男方的庚帖退回去,这叫“退帖”。

现在看来,你可能会觉得这是封建迷信。但你站在那个年代,站在那个环境里想一想,这其实是老祖宗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,在为一桩婚姻寻找最大的确定性和最美好的祝福。它不仅仅是看两个人的八字,更是通过这个庄重的仪式,来审视两个家庭的家风、背景和诚意。那工工整整写在红纸上的 农村男女合婚八字的写法 ,每一个笔画,都承载着父母对子女未来几十年的深深期盼和担忧。

那张庚帖,就是一份最原始、最质朴的婚前承诺书。它告诉你,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,是两个家族的结合,得慎之又重。这种敬畏感,或许才是我们今天最该从那张褪色的红纸上读懂的东西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