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跟你讲个真事儿。我一姐们儿,小A,跟她男朋友都谈到订婚了,婚纱照都选好影楼了,结果她妈不知道从哪儿找了个“大师”,非拉着俩人去合八字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大师捻着胡子,摇头晃脑半天,吐出几个字:八字相冲,婚后多难,子嗣缘薄。
大师一句话,搅乱一池春水。小A慌了,彻底的。
这几天天天给我打电话,声音都带着哭腔,翻来覆去就那几句:“怎么办啊?他说我们俩在一起会互相拖累,还可能以后孩子都难……你说我该不该信啊?”

我劈头盖脸就问她:“你信他,还是信你身边那个睡了好几年的大活人?”
你看,这就是 男女朋友用不用合婚生子 这个问题的核心。它从来就不是一个关于玄学、关于命运的迷信问题,它是一个关乎信任、关乎勇气、关乎你们两个人如何面对未知的人性问题。
说白了,所谓的“合婚”,在我看来,压根就不是去算你们的命盘配不配,它更像是一块 人性的试金石 。一张嘴说出来的结果,不管是好是坏,都能瞬间炸出你们关系里最深的恐惧和最真实的态度。
你想想看。
如果大师说,天作之合,百年好姻缘!那皆大欢喜,你们拿着这个“上天的许可证”,开开心心去领证,好像未来的幸福多了一重保障。但这份保障,是真实的吗?不过是心理安慰剂罢了。日子该怎么过,还得你们自己一地鸡毛地过。
但如果大师说,不行,相克,大凶。这才是真正好戏开场的时候。
这时候你去看对方的反应,那简直是人性的高清无码现场直播。
有的人,一听就蔫了,眼神躲闪,嘴上说着“哎呀这个都是迷信”,但回家就开始唉声叹气,话里话外都在暗示“你看,是不是我们最近老吵架就是因为这个”。这种人,本质上就是懦弱的,他不敢为自己的选择负责,总想找个外部的理由,无论是星座、八字还是什么别的东西,来解释自己内心的动摇。 他爱的不是你,他爱的是那个“万事顺遂”的预期。
还有的人,会把矛头指向你。“是不是因为你这个属相,我妈才一直不同意?”“都怪你,八字不好还跟我在一起。” 扯不扯?简直可笑。把一个虚无缥缈的“命理”问题,转化为对伴侣的人身攻击。这种人,极度自私,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,只会甩锅。婚后但凡有点风吹草动,他第一个扔出去顶罪的,绝对是你。
当然,也有最好的那种。他会一把搂住你,对着那个结果“呸”一声,然后笑着对你说:“咱俩的日子咱俩自己过,神仙也管不着。他们说咱俩难,那咱俩就好好过,幸福给他们看!”
看到没?这才是值得托付一生的人。 他相信的不是虚无的命,而是你们俩实实在在的感情,是他自己和你一起创造未来的能力。
所以,你问我 男女朋友用不用合婚生子 ?我告诉你,别去。
因为这个行为的本质,就是一种“玄学外包”。你把自己对未来的掌控权,对伴侣的信任感,打包外包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“大师”。你把一个极其复杂的,需要两个人用心经营的亲密关系,简化成了一道非黑即白的判断题。
这本身,就是对感情的亵渎。
更别提“生子”这个话题了。这更是把婚姻赤裸裸地功利化。找对象,不再是找一个灵魂伴侣,一个能跟你同甘共苦的人,而是在找一个“旺夫/旺妻”的吉祥物,一个能保证“开枝散叶”的生育机器。两个人还没开始过日子呢,就开始计算对方的“功能性”了。这哪是爱情?这是交易。
真正的“合”,不是去合八字,不是去合生肖,更不是去合什么劳什子的星座命盘。
你们真正要合的,是别的东西。是一些特别具体,特别实在,甚至特别琐碎的东西。
你们的 “消费观” 合不合?一个人觉得几百块吃顿日料是享受生活,另一个人觉得这是铺张浪费,这日子怎么过?
你们的 “卫生习惯” 合不合?一个礼拜不洗的袜子可以堆成山,另一个有洁癖见不得一根头发,你们的家会变成战场。
你们 “吵架的方式” 合不合?这是最重要的!遇到矛盾,是一个人选择冷暴力,十天半个月不说话,还是两个人都能坐下来,哪怕脸红脖子粗也要把问题说清楚?前者是慢性毒药,后者是关系排毒。
你们对 “未来生活的规划” 合不合?你想在大城市卷出一片天,他只想回老家躺平岁月静好。这不是谁对谁错,是根本走不到一条道上去。
这些东西,哪一样不比那几句模棱两可的命理批文重要一百倍?
这些东西,是需要你们在日常相处中,在一次次的吃饭、聊天、旅行、争吵中,亲身去感受,去磨合,去“合”出来的。这个过程,有时候很痛苦,但绝对真实。
命运这东西,信则有,不信则无。你若信了那个“相冲”的批文,那它就会变成一个心理暗示,以后你们生活中任何一点小摩擦,你都会归咎于“命不好”,这个疙瘩会永远在你心里,最终真的把你们的关系“冲”散了。这叫“自我实现的预言”。
说到底,婚姻和爱情,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。它需要的是你们两个人并肩作战,去对抗生活的琐碎,去抵御外界的诱惑,去解决一个又一个冒出来的难题。
而不是在游戏开始前,就偷偷跑去找裁判,问他:“我们这队能赢吗?”
赢不赢,得靠你们自己去打。
所以,别再纠结 男女朋友用不用合婚生子 了。把那点算命钱省下来,去吃一顿大餐,或者去看一场电影,再或者,就安安静静地抱着对方,聊一聊你们对未来的期待和恐惧。
你们俩能不能走下去,答案不在什么大师的嘴里,就在你们对视的眼神里,在你们紧握的掌心里,在你们愿意为彼此付出的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