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事儿,问的人特多。好像领证前不找个大师批批八字,不翻几本玄之又玄的古籍,这婚就结得心里不踏实。好像婚姻的幸福,藏在那些生辰八字的排列组合里。
真有一本书能告诉你,你俩天生一对,白头偕老?
说实话,我觉得有点悬。

我不是说老祖宗的东西全没道理,它可能是一种统计学,一种文化心理安慰剂。但把一辈子的幸福赌在上面,心也太大了。婚姻不是一道设定好程序的代码,输入你们俩的生日,就能输出一个“宜嫁娶”或“诸事不宜”的结果。它是个活物,是两个独立的人,决定搭伙过日子,从此开始的一场漫长、琐碎、时而甜蜜时而鸡飞狗跳的冒险。
所以,当有人问我 男女合婚买什么书学习 ,我从来不推荐那些讲五行相生相克的。我要说的,是另一条路子上的书,是能让你看懂自己、看懂对方、看懂“关系”这玩意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的书。
这才是真正能“合婚”的学问。
第一层:先别急着“合”,先学会“说人话”
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?明明是想表达关心,话一出口就成了指责;明明是想解决问题,聊着聊着就变成了翻旧账大赛。最后两人气得脑仁儿疼,问题还搁那儿。
这就是沟通的失效。我们大部分人,其实都没上过“如何与爱人沟通”这门课,全凭本能和原生家庭的模仿。结果呢?常常是灾难。
所以,案头必备的第一本书,我首推 《非暴力沟通》 。
这本书,简直是 亲密关系 里的“翻译器”。它教的不是话术,不是让你变得巧舌如簧去说服对方。恰恰相反,它让你慢下来,先听懂自己内心的声音——我的感受是什么?我的需求是什么?
然后,再用一种不带攻击性的方式,把这些告诉对方。它不是让你去指责对方“你怎么又乱扔袜子”,而是让你学会说“我看到袜子在地上,感觉有点乱,我需要一个整洁的空间来放松,你愿意帮我一下吗?”
你看,天差地别吧?前者是开战,后者是邀请。 男女合婚 ,说白了,就是要把无数个这样可能引爆的雷,拆解成一次次合作的邀请。这本书,就是你的拆弹说明书。
第二层:了解对方的“爱的语言”,别用错了力
我见过太多“我对他/她那么好,他/她为什么不领情”的悲剧。一个人拼命赚钱,想给对方更好的物质生活,但对方其实只想要多一点陪伴的时间;一个人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,饭菜做得可口,但对方更渴望的是一句肯定和赞美。
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爱,但就像一个说中文,一个说英文,谁也听不懂谁,最后都觉得心累。
这时候,你需要 《爱的五种语言》 。
这本书薄薄的,道理却极深。它把人表达和接收爱的方式,归纳为五种: 肯定的言词、精心的时刻、接受礼物、服务的行动和身体的接触 。
看完这本书,你就像拿到了对方的“爱情接收器”的频道说明。你会恍然大悟,哦,原来我老公/老婆的“主频道”是这个!我之前一直在别的频道上拼命广播,难怪他/她收不到。
搞懂了这个,你才能把力气花在刀刃上。 男女合婚 ,不就是为了让彼此的爱意能顺畅地双向奔赴吗?这本书就是那座桥。
第三层:直面冲突,拿到吵架的“武功秘籍”
没有不吵架的夫妻。关键不在于吵不吵,而在于怎么吵。有的伴侣越吵越伤,把感情的基石一点点凿穿;有的伴侣却能在冲突中,更了解彼此的底线和需求,吵完反而更亲密。
区别在哪?就在于处理冲突的能力。
这里,我必须隆重推荐“婚姻教皇”约翰·戈特曼的任何一本书,比如 《幸福的婚姻》 (The Seven Principles for Making Marriage Work)。
戈特曼老爷子牛就牛在,他不是空口白牙说理论。他在“爱情实验室”里观察了几十年的夫妻,用大数据告诉你,什么样的互动模式会把婚姻推向悬崖。他提出的“末日四骑士”—— 批评、鄙视、辩护、冷战 ——简直是婚姻杀手的精准画像。
读他的书,就像是拿着一面镜子照自己和你们的关系。你会看到,哦,原来我总是在“辩护”,从不承认自己有问题。哦,原来他/她一生气就“冷战”,这是最伤人的。
看清了问题,书里也给了具体的解法。它教你怎么用温和的方式开始对话,怎么修复感情裂痕,怎么去建立属于你们两个人的共同意义。这哪是书啊,这分明就是婚姻里的“实战演习手册”。
第四层:往回看,理解你的“原生家庭”剧本
最后,也是最深的一层。很多时候,我们在亲密关系里的很多反应、很多“雷区”,其实根源都在于我们的成长经历。我们不自觉地,在重复 原生家庭 的模式,或者在极力反抗它。
为什么你特别没有安全感?为什么你总是不自觉地想控制对方?为什么你在冲突面前习惯性逃避?
这些问题的答案,可能需要从心理学,特别是 依恋理论 相关的书籍里找。比如 《原生家庭》 或者 《依恋》 这类书。
这类书不是让你去“甩锅”给父母,说“都怪我爸妈”。它的意义在于“看见”。当你看见了自己行为模式背后的深层原因,你就从一个被无意识操纵的木偶,变成了一个有选择的成年人。
你能对自己说:“OK,我之所以这样,是因为我小时候的经历。但这不代表我必须永远这样。现在,作为成年人,我可以为自己负责,学习用一种新的、更健康的方式去爱,去建立连接。”
这种自我觉察和成长,是 男女合婚 最最坚实的底层基础。你自己这本难念的经先捋顺了,才有能力去和另一个人和谐共处,共同谱写一本属于你们的新经。
所以你看, 男女合婚买什么书学习 ?
别再去求那些虚无缥缈的“命定论”了。真正的“合”,不是天造地设的完美匹配,而是两个不完美的人,愿意揣着地图(这些书就是地图),带着工具(书里教的方法),一起去探索、去磨合、去建造。
这是一条更辛苦,但也更踏实的路。
因为这条路的终点,通往的不是别人嘴里的“天作之合”,而是你们亲手创造、独一无二的幸福。
别再问天问地问八字了,多问问自己,问问对方。然后,一起翻开这些书吧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