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打头的,也是分量最重的,那肯定是 彩礼 了。邵武的 彩礼 ,这两年说起来,真是水涨船高,像坐了趟火箭似的。以前吧,可能还有个大致的范围,几万块,图个吉利。现在呢?动不动就是十几万、二十几万,甚至更高,我都听说了。这数字可不是拍脑袋定下来的,它里面掺杂的东西太多了:女方家庭觉得养个女儿不容易,要点 补偿 ;男方家庭想显摆自家实力,给足 面子 ;还有,还得看女方家有没有兄弟,姐妹多不多,这些都能影响到 彩礼 的数额。有时候,这 彩礼 高不高,直接关系到男方在女方亲戚面前能不能抬起头来。
我有个远房表弟,前两年在邵武娶媳妇,谈 彩礼 的时候,真是愁得头发都白了。女方家一开始就开了个数字,让他心凉了半截。两家坐下来谈,真是比做生意还累。男方家觉得高了,女方家咬死了不松口。中间人(也就是 媒人 )来回跑,说和,劝这劝那,磨了足足半个月,最后才定下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,但男方依然觉得肉疼的数字。这 彩礼 啊,你说它是对女方家的 感谢 ?是给新小家庭的启动资金?还是就是一种 习俗 和 压力 的体现?恐怕都有点吧。而且这 彩礼 的去向也五花八门,有些女方家长会全部返还给女儿,给她们做嫁妆或小金库;有些则会留下一部分,补贴家用或者给其他子女;还有些,嘿,就直接落袋为安了。所以这笔钱,说是给姑娘的“ 身价 ”,不如说是给两家开启新关系的“ 入场券 ”,这 入场券 可不便宜。
除了 彩礼 这个大头,其他的零零碎碎加起来,也是一笔惊人的 成本 。比如说 三金 ,现在不叫 三金 了,叫“五金”,甚至“六金”的都有:金项链、金手镯、金耳环、金戒指,再加个金吊坠啥的。这玩意儿,你说有没有必要?有的人觉得是必须的,是给新娘子的体面;有的人觉得不如折成现金实用。可没办法, 习俗 在这儿呢,少了怕人说闲话。这些金器,轻则几万,重则十几万,全看男方家的 财力 和 心意 。

然后是 酒席 。这可是个重头戏,也是最能体现 面子 的地方。邵武这边, 结婚 摆 酒席 ,往往男方家要摆,女方家也要摆,有时候两家都要摆不止一场。在哪摆?以前可能在家自己搭棚,请厨师做;现在呢,大部分都去酒店了。酒店的 标准 从一千多一桌到三千多一桌甚至更高,看你选什么档次的。一场 酒席 少则十几桌,多则几十桌。你想想,这得多少钱?光 酒席 这一项,大几十万砸进去那是分分钟的事儿。而且 酒席 不光是饭菜钱,还有烟、酒、糖、瓜子,还有给帮忙亲戚的 红包 、给酒店服务员的 小费 。里里外外,都是钱。办得风风光光,大家脸上都有光,可这背后的 经济压力 ,只有新人自己知道。
更别提现在 结婚 几乎成了标配的 房子 和 车子 了。虽然严格来说,这不算直接的“ 合婚价格 ”,但却是 结婚 前绕不过去的门槛。邵武的 房价 这些年也是涨了不少,年轻人要自己全款买房,那是难上加难。大部分还得靠父母倾其所有,甚至借钱凑个首付,再背上沉重的 房贷 。有房了,是不是还得有辆车?方便出行,也是 体面 的一种。这 房 这 车 ,虽然挂在新人的名下,但背后凝聚的,是双方家庭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积蓄和汗水。你说,这算不算隐形的 合婚价格 ?在我看来,这才是最沉重的那部分。
还有那些看不见的 价格 —— 人情世故 。 结婚 是个收 红包 的时候,但同时也是个发 红包 的时候。给 媒人 的 大红包 ,给帮忙操持的亲戚 红包 ,给来参加 酒席 的小辈们发喜糖 红包 。过年过节去女方家拜访,也得准备拿得出手的礼物。两家从此成了亲家,来往就多了,这个人情账啊,真是算不清。有时候,为了 面子 ,为了不得罪人,这些 人情 上的 支出 ,比明面上的 花销 更让人心烦。
所以啊,你问“邵武男女 合婚价格 多少”?这个问题根本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。它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,而是一张复杂的 清单 ,上面列满了 彩礼 、 酒席 、 三金 、 房子 、 车子 、 人情 、 面子 、 期望 ,甚至还有 压力 和 焦虑 。这所有的所有,叠加在一起,才构成了一个家庭为了促成一段婚姻所需付出的 总成本 。这个 成本 ,对普通家庭来说,往往是一笔巨款,需要父母搭上大半辈子的积蓄,需要年轻人刚踏入社会就背上沉重的 债务 。
我看着现在这些年轻人,谈个恋爱容易,可要走到 结婚 这一步,真是太难了。不光是要考虑感情合不合,性格搭不搭,还得盘算盘算家底厚不厚,能不能承担得起这所谓的“ 合婚价格 ”。有时候,真觉得这些 习俗 和 面子 ,把原本单纯美好的事情,搞得太过复杂,太过沉重了。但话说回来, 结婚 毕竟是中国人 家庭 最重要的组成部分, 花销 大,或许也体现了大家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吧。只是这 重视 ,如果变成了一种让人喘不过气的 负担 ,那是不是也该想想,有些“ 价格 ”,是不是真的非付不可呢?这真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