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话说,“门当户对”,这“门当户对”里头,命盘相似,究竟是件好事儿,还是说,这背后藏着点儿我们看不懂的门道儿?我琢磨着,这事儿啊,得掰开了,揉碎了,好好说道说道。
首先,咱们得承认,命盘相似,乍一听,多美!就像两块拼图,严丝合缝,天生一对,那得是多省心哪。我有个朋友,小慧,她对象,俩人八字摆一块儿,那叫一个“像”,五行俱全,喜用神也对路,连着结婚纪念日,都是在同一个农历日子,你说巧不巧?周围人都说:“慧慧,你这是遇上正主儿了,老天爷都帮你选好了!” 连办喜事儿的王大仙都连连点头,说这叫“比劫同心,财禄两旺”。一开始,看他们俩,是真没话说。小慧爱吃辣,他对象也一样,小慧喜欢宅家,他也不爱往外野。俩人的生活习惯,喜好,甚至连缺点,都惊人地相似。比如,都容易焦虑,都爱拖延。这放在旁人眼里,那可不就是“知己”嘛,你说我啥,我就懂啥,省了多少沟通的力气?
但这相似,是不是就一定好到头了呢?我总觉得,人生啊,就像一盘菜,不能全是甜的,也不能全是苦的,得有酸甜苦辣咸,五味俱全,才够味儿。命盘相似,一开始的“省力”和“默契”,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“一切尽在掌握”的错觉。就像那两块拼图,拼好了,好看是好看,但如果这拼图本身就过于单调,那久了,是不是也容易腻?

我另一个邻居,老李,他儿子结婚,也是找了大师看了,说俩孩子命盘“相得益彰,互为映照”。我瞧着,那孩子,一个性子沉稳,另一个就有点儿急躁;一个内向,一个外向。按理说,这样互补的,才更容易长久嘛,一个人补另一个人,日子过得才圆润。可老李家这事儿,怎么听着就透着点儿别扭?那俩年轻人,本来性格就有点儿偏,结果命盘一对,发现彼此的“偏”还在互相放大!一个爱钻牛くれて,另一个也跟着钻牛くれて,结果俩人就天天关在屋里,对着那个小小的电脑屏幕,争论一些谁也说服不了谁的道理,日子过得是“静”,但那种静,我感觉,像死水。
所以,命盘相似,如果恰好是相似于“优点”或“健康的特质”,那确实是锦上添花,两口子就能在这相似里找到共鸣,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。比如,都爱学习,都积极向上,那这“相似”就能变成共同进步的动力。他们会在相似的爱好里找到乐子,会在相似的价值观里找到依靠,遇到困难,也能更容易达成共识,一起扛。这种“相似”,它是一种“同频共振”,能让感情像弹簧一样,越拉越紧。
可要是,这“相似”,恰恰是相似于“弱点”或“负面能量”,那可就遭了。就像小慧和她对象,俩人都爱焦虑,一遇事,不是想着怎么解决,而是先一起“紧张”起来。本来一个人焦虑,另一个人安慰安慰,或者想办法转移注意力,这事儿就过去了。可俩人都焦虑,那不就成“焦虑大比拼”了吗?谁比谁更焦虑?谁比谁更担心?最后,可能小问题,就被这俩人“相似”的焦虑,给无限放大了,搞得鸡犬不宁。
再说了,人生哪有那么完美?老天爷安排万事万物,讲究的是“平衡”。就像阴阳,就像五行,都需要相互制约,相互转化。如果俩人的命盘太相似,比如,都缺某种元素,或者都太旺某种元素,那这个人生的“配方”就可能失衡了。缺了的,可能在婚姻中就一直找不到,旺的,又可能过于突出,显得人生单薄,或者,这两种旺的特质,在婚姻里碰撞起来,反而容易出问题,因为缺乏制衡的力量。
我记得小时候,看过一部老电影,里面有句台词:“最怕的不是性格不合,是性格太合,合得一点儿缝隙都没有。”那时候不懂,现在想想,这话里有深意。婚姻,它不是一面镜子,照出另一个自己,而是两扇窗户,透过彼此,看见更广阔的世界。如果俩人的命盘太相似,就像两扇一模一样的窗户,你看到的世界,我和你看到的,几乎毫无区别。久而久之,新鲜感没了,惊喜没了,甚至连成长,都变得缓慢。因为没有外来的刺激,没有不同的视角,没有那种“啊,原来还可以这样!”的顿悟。
我倒是觉得,真正好的婚姻,不是命盘有多相似,而是有没有“ 互补 ”的智慧,和“ 包容 ”的度量。命盘上的“像”与“不像”,那都是表象,关键在于,两个人能不能在相似里看到彼此的闪光点,在不同里懂得欣赏对方的独特。能把对方的“不足”,看成是另一种“风景”,而不是“缺陷”。
比如,我一个远房亲戚,她老公,命盘上就是个“工作狂”,加班是家常便饭。她自己呢,也差不多,不过她比她老公稍微“悠闲”一点。一开始,别人都说她“命不好”,嫁了个老是顾不上家的男人。可她呢,就把老公的“工作狂”,看成是一种“责任感”,一种“上进心”。她自己虽然也忙,但会主动安排好家里的一切,等老公回家,给他做顿饭,听他聊工作。她老公呢,虽然忙,但心疼她,会把赚的钱都交给她,让她放心花。你说,这俩人命盘“相似”吗?我看不出来,但他们过得,比我见过的很多“命盘相似”的夫妻,都踏实,都稳当。
所以啊,合婚男女命盘相似,好不好,这还真不是一个简单的“是”或“否”能概括的。它更像一把双刃剑。用好了,是“天作之合,默契无间”;用不好,就可能变成“同质化,停滞不前”。关键不在于那张八字,而在于, 人 ,这两颗心,愿不愿意为对方去调整,去磨合,去理解,去欣赏。那才是,真正让婚姻“相似”下去,并且“越过越好”的法宝。别太迷信那些虚无缥缈的“命盘”,更要看重,眼前这两个鲜活的、有血有肉的人,他们,是否真的懂得,如何在相似与不同之间,找到那条属于他们俩的,最舒服,最长久的,相处之道。
发表回复